| |

文远大讲堂旧

首页 >> 首页 正文 >> 正文
郭玉锦 | 互联网思维
日期: 2020年06月23日 14:29      信息来源:      点击数:

articleCommentId{0}articleBiz{MzI5NTkyMzUzMg==}

功能介绍 本公众号为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传播与传媒学院官方公众号,以发布学院最新资讯、展示师生风采、促进师生互动为主。

郭玉锦,社会学博士,教授,传播与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负责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曾就职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郭玉锦教授的研究方向是社会理论、网络社会结构等。学术旨趣在互联网理论、Web2.0网络社会等,讲授课程有互联网与传播、社会学基础、新媒体导论等。主要著作有《网络社会学》、《网络公共领域研究》等。

1

互联网思维的解释

     我们把互联网拟人化,说它有思维。互联网思维更多是说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进一步说,是互联网基于自身特点的存在方式和运作方式。对此,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解释。这里从两个角度看。一个是时间维度,即沿着社会的发展脉络:原始社会思维、农业化思维、工业化思维、商业化思维,然后是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思维)。这个角度看到的互联网思维表现形式有反商品化(去交换性、去稀缺性、去价值转换性)、共享经济等。另一个看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是其存在的方式维度(结构与功能的维度),基于互联网本身特点的互联、互动和共享。这个角度看到的互联网表现形式是碎片化、去中心化和整合效应。

原始社会思维主要是狩猎和采集活动,还有后来的迁徙和游牧活动。如同迪尔凯姆的历史老师德古兰依的观点,原始人的思维更多的是相同或相似的意识,导致人们遇到同一外界刺激,而出现相似或相同的行为或行动。比如,看见天空的闪电,听到天上的雷鸣,人们都会一致性地表现为匍匐在地。原始社会人的思维近似于动物的。不同的是,动物几乎全都是遗传的,生物本能的反射行为,是先天的。而原始人的思维方式具有后天社会化的色彩,参加了后天因素形成的。

农业化思维核心概念是土地。拥有土地和土地权的流动转让促动了社会发展。种植和养殖活动让人们形成了较强的期待,人们有了“希望”这个概念,并使生命有了充实感。这个时代,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土地及其种植方式。

工业化思维的核心概念是生产方式。工业化时代的标准思维模式是生产的效率: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这个阶段生产方式是财富积累、经济消长,这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变量。生产方式主要强调的是经济活动,它具体体现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决定性或最终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认为,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的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个时代,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生产及其运作方式。

商业化思维核心概念是资本方式。这个阶段资本及其使用是核心变量。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为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定义:能够创造、带来新增价值的价值附着物叫做资本。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广义上,资本可作为人类创造物质、精神和信用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这个时代,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资本及其运作方式。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概念:信息方式。特点是开放、互联、互动和共享。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思维,与以往时代不同。工业化时代稀缺的是资源和产品,资源和生产能力被当作企业竞争力,比如矿石、机械、石油等。商业化时代稀缺的是资本恰当应用,比如投资、融资;信息时代产品更多地是以信息的方式呈现,重要的是信息的积蓄、筛选和表达方式。这个阶段的核心变量是信息方式。信息方式影响着自我的建构,决定了财富的流动、社会发展。信息方式的各个阶段对自我的建构也不同,有其各自的特征。

在最初的口头传播阶段是符号的互应。即,这一阶段的自我由于处于面对面的关系之中,所以自我被构成了语音交流中的一个位置。接下来的印刷传播阶段是意符的再现。此时的自我被构建成一个行动者,它处于理性与想象的自律性中心。再接下来的电子传播阶段是声音和图像信息的模拟,比如电话、传真和电报等,还有后来的电视。该阶段持续稳定控制自我,使自我迷失,失去了中心化位置。目前的互联网信息方式阶段(包括移动互联网)是符号的互应,意符的再现,音频和视频的数字化。该阶段与其他三个阶段存在的方式和运作方式明显不同,自我变得更加分散化和多元化,比如,微博、微信、短信等。

 

 

2

互联网的社会张力

 

    (一)互联网社会张力的原理 

这里的社会张力指的是,社会本身的结构与功能(能量)扩大。互联网延伸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功能。社会是个体互动的产物,互动是信息传递。其中某个互动信息在单位时间内是一个单位的信息量,那么互动双方的社会性是一个单位的社会性强度。如果互动信息在单位时间内是两个或更多单位的信息量,于是,互动双方的社会性强度加大,那么社会性增大,于是形成较强的社会张力。

这种社会性增大的典型标志有:

1.单位时间交往频率增高,即增加了让他人认识和联系自己的可能性,主我和客我的交流、符号互动的频率增加,增加了上网者与其他上网者联系互动的机会。

2.单位时间接收信息和应对信息增加,这样节省了能源,本来需要一定时间过程才能获得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轻而易举地方便得到。原本需要更多时间应对的信息梳理、结构化等,通过互联网可以有效地处理完成了,比如,以往的邮局寄信与互联网时代的电子邮件或微信的比较。

3.社会圈子自动生成网络自发群体。目前网络的社会性软件具有联系他人方便的软件,并能自动生成社会圈子或自发群体。所以说,互联网具有较强的社会张力,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的空间和能量。

另一方面,当接受的信息和应对的信息大到一定多的量的时候,个体会产生负荷。对于个体来讲,需要应对的互动信息增多,客观的感受是社会加速度增快,同时也会体验到社会张力的强度。

 

(二)互联网的特性

社会张力也受到互联网特性的强化。在互联网的特性方面主要表现有:

   首先,跨时空互动性。时空对交流的限制程度支配着社会可能发展成怎样的形态,其力度之大非常显著。[1]首先,网络社会超越了空间地理和时间距离的限制,打破了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各种文化、制度上的屏障,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1]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范静哗译,2001年,北京,16页。

 

互联网打破了以往的时空限制,将距离和时间缩小到零,这是网络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上网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找到网络的任何事物或任何人,人类群体情景下的交流已经不再需要同时同地进行了。这种互动性大大地改进了人类相互交换思想、言论的沟通方式。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互动交流信息,这种交流方式的改变,势必要改变社会的结构和发展过程。从社会发展来看,网络社会提供的高频率互动在整体上增加了整个人类互动的频率和总量,这种增加无疑推动了社会发展加速度和多元化。 

其次,网络社会超越了现实社会规范中的性别、阶级、民族、种族、年龄、职业、权力等各种社会属性差别的影响。在网络社会里,每一个网民都是以ID帐号注册,以自由选择的“面具”与人交往,在这里,促使人们建立关系的只有彼此的共同志趣。网络为每一个网民提供了平等交往的机会。

第三,网络社会超越了如报纸、电影、电视、音响等以往各种传媒的传播特质,集以往各种传媒功能于一身,它所提供的文本是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对这类文本的解读,使人们的思维处于整体激活状态,从而有利于人们思维创造性的增强,思维方式整合性的增加,思维更具有开放性。

第四,网络超越了现实社会对个体的许多限制,使个性、自主、自由的精神得到张扬。网络上的交往是间接的,且多是匿名的,因此人们能比较开放地投入网络交往中,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自由地参与公共事物的讨论。

第五,记录性(可再现)。网络社会的所有活动,只要不是有意销毁,都会以某种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这种记录性及其可扩展性是网络社会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所以,在网络社会,存储信息、索取信息方式的价值与信息本身的价值一样重要。

 

3

碎片化与整合效应

 

   (一)碎片化

碎片化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文献中,诸多后现代理论家拒斥所谓的世界观、元叙事、宏大叙事和整体性等现代性社会现实,常用碎片化这一概念。碎片化可以补足那些被宏大叙事所遗漏的,被所谓的正式传播渠道所遗漏的。碎片化现象也是时代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现今时代高频率的信息交流和高频率的社会交往让人们不可能较持久地应对一件事情或者保持与一个人互动。

互联网的社会张力强化了碎片化现象。从社会整体角度,信息的流动与互动的增速切断了人们以往日常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当你正在网络上接收一个信息时,另一个信息出现了,通常你会简短结束前一个信息的回应,而去应对另一个信息。信息社会下,人们在单位时间内交往和应对信息的频次增加,少有长时间的商谈。空间变动也比较大,上午在北京,接到一个电子邮件,下午就到了广州。在微信中,你刚刚注意这个问题或议题,另一个出现了,你可能会离开去考虑另一个问题或议题,而你刚刚进入沉思这个问题或议题,又有另一个议题出现,可能会更吸引你。

电子信息切断个体从事某个活动的连续时间,同时也可以切断了个体从事某个活动的空间场所。这其中除了交通便利,其实还是信息交流的频次和信息量增大。于是,时间和空间的碎片化形成,行为方式的碎片化形成,进而致使人们的思维“闪烁”也呈碎片化,导致我们的行为缩短周期和行为难能持续。也就是说,我们以往日常生活的整块时间和空间被增速的信息流动与互动给切成片断,人们的时空观念,尤其那些以往时代形成的时空恒常模式发生改变。人们碎片时间和空间的增多带来了整个社会碎片化的特征,这个社会碎片化程度与信息传递和互动的速度成正比。

点击和浏览网页还会损害我们长期记忆的积累,而它是思考的基础。超级链接和过多的刺激意味着大脑必须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短期的决定上,被转移然后做深入处理的信息特别少。卡尔说:“我们正在从一个推崇个人的创造力的社会走向社会构建起来的心灵,它更推崇速度和多数人的赞同而非创造力。”[2]卡尔认为:“我们好像正处于知识和文化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折点。冷静、专心、不走神、纵深的心灵正被渴望简短、破碎、迸发的信息的心灵取代。”[3]

 

[2] []尼古拉斯·卡尔《浅薄》,刘纯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2

 

[3] []尼古拉斯·卡尔《浅薄》,刘纯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2

 

互联网的碎片化对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1.生活的时间和空间零碎:人们生命时间的形式与内容显得零散。比如,微信中的信息流动快,互动信息频率增加。

2.思维跳跃(分散):人们注意力愈加分散。由于信息铺天盖地,如潮涌来,人们的注意力难能集中,生活显得没有“逻辑”,所以生活时间的分配散状。而且信息世界中繁杂丰富,识别或甄别信息的信度(可靠性)的难度增加。

3.问题思考表浅[4]:在接收信息中呈现零碎和分散,致使人们不能集中精力和时间来思考某一个问题,导致思维表浅。

 

[4]薛巍,美国研究称在线阅读时大脑更多在调用决定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3日16:20 三联生活周刊 (有删减)。

 

互联网中的碎片化现象助长了碎片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导致社会结构转化。信息、网络及其中的互动致使人们像电子产品一样活动,信息逻辑和网络逻辑正在决定着我们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信息切断了我们正在活动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致使这个社会生活世界碎片化。

 

(二)整合效应

当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互动频率超过一定量的时候,碎片化现象便会集中涌现人们的生活世界的共同场域中。深入考察网络整个运作及其影响时,我们会发现,当碎片化信息中相似的内容黏合在一起,散播到一定(范围)规模的时候,碎片化的扩散整合效应就会出现。这种扩散整合效应的力量巨大,并参与建构社会个体的生活世界。信息通过时空整合和议题整合形成观点大潮,影响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发展。每个上网者自身所属身份不同、所在地点不同,但网上的议题可以把上网者拢在一起,形成整合效应。比如,众多上网者通过微信关注同一事件、热议同一事件。

时间整合。成千上万的网络使用者登录互联网,在同一个时间段登录浏览、发布、跟帖或转发,每个人登录几分钟或几十分钟,这些零碎的个体生命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被统合在一起。他们可能同时登录,同时浏览,同时关注一个事情,这在现实社会中的任何时间和场合所不能达到的。有研究表明,一种传播媒体普及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5]这种时间的整合速率,如果把一个事件放在微信上传播,其扩散速度就可想而知了。

 

[5]张玉良,“微博时代”的信息传播——兼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201106月2313:29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空间整合。这种整合正是互联网的特性之一,网络平台可以把身处不同空间的人类个体,穿越空间整合到一个场所上来。与时间整合不同的是,空间整合可以同步,又可以不同步地把网络使用者整合到一个场所上来。成千上万个个体的空间可以被网络整合到一个场地,他们可以就像在一个房间里一样看到对方和周围人的谈话。而且人可以走了,也可以再回来,但是议题仍然还在,异步讨论可以继续。

议题整合,凝聚思维。网络空间,可以容纳大量信息,网络上和现实中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可以在网络中提出、讨论。各种议题不约而同地汇集到网络中,并且把碎片的、零散的议题,集合到一个视野中。还可以把一个议题能让成千上万人同步或异步讨论。例如,可以通过微信中信息流动和扩散过程,出现碎片的整合效应。

   聚焦人群的资源动员整合。当关注的议题很相似时,就会“粘合”在一起;虽然实体身份各在四方,网络上的标签身份却集合一起。其中,把同意某个观点的人黏合在一起,也把不同意某个观点的也黏合在一起。比如,微信平台把微信使用者整合起来,在时间上把不同个体的时间整合在一起,把不同个体自身的零碎时间整合在一起,把不同空间的个体整合在一起,把每个个体自身零碎的空间也整合在一起了。这种整合如果与零碎的议题整合一起,那就会形成巨大的整合效应。零散的议题整合通过在网络中交流、共识、共鸣,整合出巨大的声音,让世界震撼。

一则新闻可以在刹那间由一个地方扩散到全球。而一个群体也可以轻易而迅速地为了合宜的事业而被动员起来。[6]每一个微信因关注内容相似而聚集,形成微群,微群之间相似而形成更大的微群。当相似的碎片或者碎片中部分相似的地方相遇时,可能会出现“黏合”、“广联”效应,通过网络的信息流动和扩散过程,像积蓄的风,把碎片吹满世界。所以说,看起来“碎片化”的网络信息时常会形成“整合效应”。

 

[6] []克莱·舍基《未来是湿的胡》泳/沈满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

 

 

4

网络去中心化

 

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内容,生产信息,成为微小而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从而使得互联网走向更加扁平化和多元化。

(一)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是指事物或者现象(如功能、权力、人口或资源)从一个中心化的状态向外分散的过程及其呈现的样态。后现代主义中有去中心化思潮,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加速了社会去中心化的进程。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原来的那些理想化的中心典范、标杆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渐渐式微,人类社会走向去中心化,这是整体的趋势。比如去宏大叙事化、去话语权中心化、去名人化、去贵族化、去精英化、城市去中心化等等。在信息比较充分公开的社会氛围中,由以往渴望和神秘而塑造出来的“中心结构”在散去。韦伯斯特词典(2001)写道,去中心化是指“权力、人或事物从一个中央或权威位置进行重新分配或功能分散过程。”

(二)中心化特点与去中心化特点

中心化特点:

1.强大的控制中心;

2.严密的传递等级;

3.线性连接的成员。

由于中心和层级的存在,成员之间更多的是一种规则的线性连接方式,成员是直线上的一个个节点,存在着结构洞,存在信息不对称。

去中心化特点:

1.没有强制的控制中心。一是机会的平等,即掌握差异化信息的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信息中心。二是网络信息裂变式的传播,信息交换过程难以完全控制或需要新的整合机制。

2.层级弱化。为并非意味着社会阶层的完全消失,而是趋于扁平化。

3.成员之间高度连接。

4.形成分布式网络。

(三)网络去中心化的技术基础

网络社会实现去中心化的技术基础主要体现在:

1.物理层面。物理层面包括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以及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网线。光纤网线等大多由提供商进行集中铺设,边际成本基本为零。而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和手机等都是可以接入网络的设备。终端选择的多样性使得上网变得简单便捷。物理层是普遍受控的,然而无线网是可以做为公共资源共享的。拟传输的数据被分割成许多数据包,它们沿着无线电宽频被传送出去。在另一端,智能的接收器将这些数据包收集并重新组装在一起,这样整个频谱就被有效地共享了。

2.代码层面。互联网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的构架,即端对端。端对端旨在实现简单性与灵活性,它认为网络只提供最基本服务,即数据传输(即传输数据包),而智能服务(应用程序对信息的处理)由网络边缘(即端)的设备提供。端对端构架对创新的影响:

(1)新应用程序无须变动网络内(与端相对应)的计算机。比如说,新的应用层协议对于网络而言是透明的,因为网络只负责传输数据包,而对数据包中的信息(应用层协议负责的东西)不感兴趣。

(2)网络没为某一特定应用程序而优化设计。这与电信网络正相反。

(3)网络实现平台中立,无法歧视新的设计。这样网络不会歧视新的应用程序。互联网诞生于一个受控的物理层之上,然而,以TCP/IP协议为主的代码层是自由的,这些协议遵守“端对端”原则。

3.内容层面。网络内容包括通过网线传输的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包括数字图像、文本、在线电影等。首先是内容获取。访问网络中的内容几乎是零门槛的,在网络社会中可以轻而易举地注册一个甚至多个账号,成为其中的一员只需要网名、性别、密码和E-mail等,而这些信息也没有个人或机构去验证真实性。个体几乎不需要花费任何成本就可以访问互联网,获取其中资源。其次是内容传递。微信、QQ等众多的即时沟通工具,微信、博客、论坛等众多的信息发布平台,使得内容的传递仅需轻轻的点击一个“发送”或“转发”按钮。最后是内容创造。网络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分享,网络生产的内容都是由每个个体一点点共享信息组成的。

位于内容层的自由代码构建一种创新的公共资源。其中原因有二:一个因为它具有快速,廉价以及功能强大的特点;另一个原因是,通过提供给世界广泛的代码及编码资源,开放代码减少了创新者的准入障碍,通过建立中立平台,开放代码引发了各式各样的创新,通过许可以及分布源代码对该中立平台的保护,可使开发者确信平台在未来将继续保持中立。

(四)网络去中心化的表现

1.信息方式与去中心化。互联网的技术基础致使互联网呈现新的多元的信息展示和流动态势。

2.上网者主体的去中心化。这里主要说的是:

(1)身份多元化,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构建网络自我和整合多重身份。

(2)地位平等化。比如地位获得和信息分配方面。

(3)权力分散化。主要表现在自主表达、自由选择和集体智慧等方面,还有从权利到权力的变化(有了表达的权利,于是会形成影响的权力)。

 

(五)网络应用中的“去中心化”

1.建群中的去中心化的过程

在网络上去中心化的表现,可以用个例子来说明。比如,微信就像一个公共场所,谁都可以去,按自己的社会归属进入某个微信群。大致地讲,从中心到去中心大致就是这样的过程。中心由人物、情谊和议题为载体,有的时候还因议题的发起者和议题的发言者的观点形成该群这个时段的中心。每个成员有着自由选择和连接的权力。比如,从人的角度来讲,最初每个群都有一个中心,就是建群者,开始在大家进群的时候,建群者都与之招呼;后来人多了,各有机缘或所好,建群者作为中心的态势消失了;其实建群者的初心就是建个群让大家聚集在一起。从议题来讲,最初议题是该群的中心,后来议题转移了到其他议题上去了,那么最初的中心议题就消失了,被其他议题所代替了。上述微信群的变化,说明了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演变。

2.应用平台的去中心化

在网络社会空间中,互联网去中心化指用户生产内容,全体上网者共同参与,权级平等的新型内容生产模式,比较典型的是博客、微博、微信等。

博客是个人网站或网页的变换形式。虽然,其中个人网站有些仍然是付费,但博客都是免费。博客的去中心化表现在话语权的充分解放,任何上网者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博平台,并可以自由写作。也就是说,在互联网这个特殊的社会空间里,通常来讲,每个人都有同等的话语权。原来社会空间中金字塔式的话语权结构被“解构”,“位卑言轻”的现象少见了。

微博的去中心化首先体现在发表的字数上,140个字符,微博使从相对博客的宏大叙事一下将至到碎片文句。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少有时间深刻思考,少有时间细细品文字中的意味。其次是话语权方面,任何人都可以写微博。第三是精英或名人的微博如果在内容上没有质的变化或更新,精英或名人的影响会式微,渐渐表现出去精英化和去名人化,会被好的帖子内容替代其在微博的影响力。

微信的去中心化相对微博来讲有更多的空间。微信中的群与微信中的朋友圈相比,后者更带有去中心化氛围。群中也有去中心化,比如,你可以有昵称,主要的还是那些同学群,小学群、中学群、大学群等,大家还是同学关系,身份地位相对来说不那么看重。朋友圈中的去中心化要比微信群中表现更强势一些。这个时候那些意见领袖帖显得醒目,还有新鲜的信息和体验更突出起来。

3.维基百科的去中心化

在众多网站中,最典型的网络去中心化现象之一,就是维基百科[7]。百科全书的词条都是名人或者权威的人士来撰写,而且,都有署名。网络上的维基百科中的词条是由若干个人撰写的,而且,还在撰写中,没有署名。目前来看,维基百科的词条解释是比较受欢迎的。维基百科是词条解释中心,但其构成过程是去中心化的。

 

[7] 参考搜狗百科“维基百科”词条,有删减。

 

(六)网络去魅

精英化多是因以往单一传播渠道致使人们形成刻板印象形成的。而名人化更可能是人们对某个体的形象夸张导致晕轮效应形成的。互联网时代,当信息大量涌现的时候,我们对某个人物的认识就不像信息不充分的那个时候保持神秘感了。我们通过网上的信息,得知对某人更加全面的信息,神秘感消失,光环效应淡化了,对所谓精英或名人就不像从前那样完全崇拜了。

去精英化。去精英化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假设上:首先,精英不能覆盖全部或者更多。其观点或见解只能是少数人的,忽略了更多的人。其次,精英形成过程中,更多地依据单向信息渠道,依据的是有限信息渠道,不是多元信息渠道建构,所以可能是失真的,其真实性受到质疑。第三,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参与和表现。

去名人化。去中心化也可以表现为去名人化和去贵族化等。名人往往是过去一段时间,在某个领域获得较突出成就的或者因某些特长为许多人熟悉的人物。名人效应和精英化是由于信息渠道的单一化形成的,当互联网出现了多元信息方式后,名人效应和精英化现象淡化了。

网络在去以往中心化的同时,也会形成新的中心化现象,但已经与以往的“中心化”不同了。流行与中心化概念不同,网络上的流行现象多半短暂,不是以往意义上的中心化。

 

(七)网络去中心化对传播和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与传播去中心化这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是话语权的去中心化。人们对传媒的需要不再仅仅是广播、电视、书刊杂志等,虽然现在仍保留了一部分。民众以往都是参照权威媒体发布的才认为是真相,现在他们可以从互联网比较方便地获得相关信息,以达到他们认为与这个世界共生存。政府也不再仅仅需要传统媒体来发布通告,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又快、又广,而且信息还可以一定时间段地保留在网络的某个特定空间,需要的人可以随时查阅。这样过去人们期待的中心化信息发布变得多元化、多渠道化了。原有的层级化发布信息少见了。可以说,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都呈现了多元化和多渠道化,即去中心化了。

话语发布权的垂直转化为扁平。在传统的传播媒介中,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往往是体现着这样的传播权力结构,即媒介信息制造方处于传播系统的支配地位,他们将搜集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筛选传播给大众。其体现的是一种由“中心到边缘”的单向度的传播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在互联网时代下,每一个个体都成为了单个媒体,个人电脑、移动互联网、各种社会性软件的应用而生,正不断冲击着由“中心-边缘”单向的传统的传播结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双向的、多元的交流模式。可以说,网络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由单一走向多重,由集中走向分散。

互联网与教育去中心化。这方面的主要表现有:其一,对知识的传播模式或学习模式的影响。互联网的出现,使知识的传播范围形成一个交互复杂的去中心化的脉络,每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贡献者和创造者,改变了实体社会下人们的学习模式和方法。例如当我们遇到困惑时,第一时间反应是使用网络高速而快捷地找到答案。互联网的去中心使得人的活动与软件功能融为一体,由此也改变了新时代下知识的传播模式和人们的思维方式。其二,教育资源的去中心化。以往是资源有限,要把有限的资源放到认为是最得力的地方,形成了中心化格局,而且,趋向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现在,在网络时代,资源的分布越来越均匀,过去的那种格局已经打破了。互联网让教育资源获得了更均匀的分配。所以,教育资源的去中心化是大势所趋。

在互联网时代下,通过将该地区的教育资源上传到网络,建设开发各种课程专题网站,可用于公开访问,包括电子教案、文字、图片等丰富的教学资料用于辅助教学。随着资源不断地更新丰富,我们还可以开设各种公开课程,学生实验、课堂讨论等多种丰富的形式。在课程经过认真处理之后上传到指定的网站,即可使不同地区不同教育水平的人观看,既能使更多的人得到学习,又能实现知识的共享。由此,世界知识体系发生“转型”,人们的知识体系在重构。

5

网络电子信息反商品化

(一)反商品化

商品化是事物转化成商品的过程。即“由人生产的物品或服务,作为产品在市场上出售”。促成商品化的特点:首先,商品化是一个满足需求的过程。第二,商品化的对象需要有一定的稀缺性。第三,可交易性,要有社会认可的交换价值或使用价值。反商品化是指与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中的商品化路径不同,出现了与之相反方向的运动。反商品化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去交换性、去稀缺性和去价值转换性(价格)。

第一,去交换性。反商品化的去交换性在某种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只是供应,供应而不要求进行交换,索取回报。这在电子信息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互联网的精神也在于此,网民即是电子信息供应者,也是使用者,或者仅仅是使用者。网民在上网搜索信息、使用信息时,并不需要进行交换,这也是电子信息与传统信息的主要区别。

第二,去稀缺性。变稀缺性为充分。商品化使得买方和卖方满足了彼此对稀缺资源的需求,买方得到了商品,卖方得到了货币。商品化存在的关键是资源的稀缺性,如果某种资源失去了稀缺性,那么也就很难被商品化。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尽管人们对这种资源的需求仍然存在,但是却能够以免费的代价取得,比如部分电子书籍,这时人们在该资源的获取享用上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第二种情形是,某种资源被其他资源迅速取代,使得该资源的需求量骤减,人们不再需要这种资源并迅速地转向其替代资源。前者,如电子书、电子音乐等,电子信息的出现使得原本稀缺的书籍和唱片变得不再稀缺,人们在阅读书籍、倾听音乐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后者如寻呼机,当手机的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寻呼机的功能就不在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了。

第三,去价值转换性。在商品交换时代,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分离的。但是,电子信息出现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生产者和消费者相分离的情况发生了改变,电子信息的生产者同时也是电子信息的消费者,不存在让渡使用价值的情况。除此之外,这种让渡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因此也就不涉及获得价值。这种独特的去价值转换性现象的前提条件是,技术成熟,也就是电子信息技术成熟,尽管一本书籍原本是作为商品出现的,但是被电子化后,就具备了电子信息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得电子化的书籍拥有者既可以自己占有该资源,也可以同时分享给他人,是去价值转换性的表现。

综上,反商品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就在于失去交换性和对资源稀缺性的饱和转换控制,在此也就为电子信息反商品化了提供了理论依据。

网络生存之道-信息富足定律。互联网的“市场”不完全遵照现实社会市场中的“稀缺原则”,相反,遵循稀缺原则的继续经营容易导致网络上的公司或组织的停滞或消亡。

网络生存之道一在于不损有余,可补不足。网站免费供人们登录发表言论,其利益驱动与网络之道一致,与现实相悖。如果要收费,那么,这个网站就随之渐渐消亡了。网络上的公司与现实中的公司在赢得客户在方面是一致的。但是客户从公司获得资源的性质是不一样的。相同的是,两者招来客户靠的都是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及适宜的价格及恰当的营销方式。不同的是,后者(网络上的公司)赢得客户分两种,一种靠信息的富足、真实还有免费,这样更多的上网者会再到这个网站来,网站的盈利靠的是赢得客户来网站,盈利是网站的其他方式获得,但前提一定是要招来客户到网站。

网络生存之道二在于“有”(信息富足),而远离“无”(信息短缺)。互联网与以往的经济运行和市场规则不同,重要的是信息的富有,而不是稀缺,重要的是信息筛选,而不是单一选择。如果有人在网络上营销时,遵循以往经济学中的短缺原理,把自己拥有的信息与消费者或接受服务者进行交易,那么这样的公司会因此容易停滞、萎缩直至消亡。

传统经济的思维到了互联网领域会失效,遭遇挫折和冷遇。互联网信息方式致使下列概念的边界模糊:生产者、供应者和消费者。消费者也是供应者,供应者也是消费者,消费者也是生产者。这种模糊更新了以往的一些经济学概念。

 

(二)网络电子信息反商品化

从特定角度,电子信息有如下特点:

第一,电子信息是无形的。传统信息例如文字,会被印刷在纸面上,这时,人们所接收到的信息是较为直观的,而电子信息以二进制形式存在于某种介质里,人们能直观感受到的就是该介质,而不是电子信息。

第二,电子信息可以被准确无误地快速复制。以往复制信息,人们需要重新印刷,需要新的纸张机器设备等,而复制电子信息,仅需要轻点鼠标就足够了。

第三,电子信息的传输速度快。数据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大量数据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

第四,电子信息可以实现在线共享。这里所提到的共享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一位网络用户可以将完整的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分享给别人,例如通过邮件,社交网站等等;一方面是指多人同时在线阅读、编辑一份文档。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质是,信息太容易再生产了。

 

(三)概念依据

公共资源

《牛津英语词典》把“公共资源”解释为“公共”的资源,即“联合使用或占有,许多人平等地持有或享用”的资源。根据这个定义,“公共”资源对“人们”来说是“自由”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共资源是指这样一种资源,它可为相关社区内的任何人所获取,而无须其他人的许可,有些情况下需要得到许可,但这种许可的授予是中立的。公共街道属于公共资源,任何人无须他人的许可即可使用街道。公园和海滩也越来越多地成了公共资源。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来到这里,而无须他人的许可。公有领域的著作也是一种公共资源。对任何人来说,这些著作都是一种公开和自由的资源,使用它们不必得到许可。任何人都可自由地获取和复制1890年的莎士比亚的作品,有权使用和散发它们,而不会受到限制。

公共资源分为两类,一个是可竞争性公共资源,还有一个是非竞争性公共资源。图书馆里书是公共资源,可以自由地借阅。但是当借阅的书是有限的,有人借走了,就没有可借阅的书籍了,这样的公共资源属于竞争性公共资源。非竞争性公共资源指的是使用后,它还存在,比如空气、阳光等。互联网上的信息大部分是非竞争性公共资源。因为这些公共资源,当人们使用后并不消耗而且也不需要因此而补足或调配。当然,这些公共资源要有被提供的前提。这种提供是越多越好,且有不断的、必要的内容更新。其实,当网站招来更多的登录者的时候,他们网站为登录者已经在丰富自身的信息量了。网站登录者,此时,就是这个网站的供应者了(虽然,他们也是消费者)。互联网让所有信息链接并共享,致使网络电子信息具有公共资源的特性。

(四)反商品化的运作

1.回到物物交换形式:积分、电子币

2.价值权重转换:与以往的交换价值比,注意力价值突出。

3.转换低价:电子版与纸版(报纸)。

4.网络生存原则的转化:从以往的稀缺转化为信息(和服务)富足。

5.替代:邮局寄信与电子邮件。

6.零边际成本效应。

 

(五)网络电子信息的反商品化表现

1.经济表现

(1)免费或低费无线上网。电子信息反商品化,使得人和人之间交互的成本降低,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开始提供免费的Wifi 服务,涉及国内外多个城市和地区,免费的网络服务是大势所趋。

(2)宽带费用下降。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传统宽带运营商在竞争压力的刺激作用下,也加快了网络优化,同时进一步降低费用。

(3)电子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分析。以电子书为例,此处指的电子书是通过扫描,文字数据录入等形式将书籍和其他文献资料电子化后的电子资源,能够免费阅读和下载。在世界各地,类似的情况也都有发生,说明了免费电子书对传统书籍的替代作用正是电子信息反商品化的表现。

2.价值观念转变

人类社会实践走到今天,人们从重视交换价值转变到重视共享价值;从看重拥有价值转变到看重使用价值。其中的主体是在参与、体验、分享和共享中感受人生的充实、幸福。

(1)从看重拥有价值转变到看重使用价值。拥有价值观念是封建社会形态的产物,理财价值观念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表现,而使用价值中的体验和分享是目前和未来社会形态的标示。拥有价值是传统的财富占有观念,以往时代,我们习惯于积蓄财富。后来,我们重视理财,把财富用来理财,但还是拥有价值的延续,通过理财来实现积蓄财富或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料,这时候我们非常重视交换价值及交换过程。而目前发生了变化,人们更看重使用价值,重视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而且主要是重视使用这种产品和服务时亲身的体验,和对生存和生活质量改善。

(2)从重视交换价值转变到重视共享价值。交换的“初心”本身就有共享的成分。“共享经济”可以说是全新的经济模式。这样的经济形式和过去交换式的经济截然不同,它是在分享的基础之上,它是共享的态势中运作经济活动。在以后的时间里,这种共享、分享式的协同式的经济会越多出现,在网络作用下,一些新的经济领域对传统商品化排挤,出现反商品化趋势。里夫金认为,共享经济的繁荣使得人们不仅可以用很小的成本享受到虚拟资讯服务,而且在边际成本接近于零的状况下获得实体性的物质[8]。目前共享经济模式的一些例子主要有,共享交通出行模式、共享空间模式、共享医疗健康模式、共享公共资源模式和共享物品模式等。

 

[8][]杰里米·里夫金,零边际成本社会,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1-1

 

(3)重视关注价值。一般来说,所有的物品转换为商品时都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电子信息的价值实现首先是关注价值。从一定角度讲,电子信息的关注价值胜过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实践证明,关注价值更可能让商品或服务产生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这种关注价值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引起关注;二是引起关注转换成所指(对象)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那些特别看重电子信息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人,容易忽视了网络电子信息的关注价值。通过互联网,关注价值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会导致交换价值的产生。而且远远大于其他不经由关注价值产生的任何价值实现。

    (4)重视参与和体验价值。这两个概念是在QQ、博客、微博、微信等现象出现才让人们有深刻的印象。关注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参与价值是让更多的人体验、参加网络上的某些活动。而且,其中的价值都是远远超过以往的交换价值量。

总结:互联、互动、共享

网络是网网相连的拓展空间,表现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的资源的相联与融合贯通。

互联网中潜在着三大逻辑:信息方式的逻辑,网络方式的逻辑和社会方式的逻辑。其中的特点是:信息总是趋向着要流动和更新,网络总是趋向着要链接,社会总是趋向着要互动;三者的共性:共同指向共享。三者联系紧密,并相互交融,彼此促动,共同建构网络空间。

简捷地说,互联网思维就是基于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特性把不同信息方式恰当地与人、财、物相应地放在一起考虑。

 

 

 

 

 

 

 

上一条:李易阳 | 新媒体中的内容场景营销 下一条:谭天 | 媒体如何经营好短视频

关闭

粤ICP备17051289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9 乐动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华商路一号 邮政编码:511300 联系电话:020-83841874